loading..
首页 - 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创新引领·课程赋能”北京理工大学(珠海)首届培训课程开发比赛的通知

时间:2025-01-15

文:谢卓艺

图:

来源:终身教育学院

编辑:李玉婷

审核:李新吾 周子善

为进一步提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非学历培训课程库建设,发掘并培养一批能够开发高质量非学历培训课程的教职工队伍,现面向全校教职工举办北京理工大学(珠海)首届培训课程开发比赛,旨在通过比赛形式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培训课程开发热情,充实终身教育学院的非学历培训课程资源库。优秀课程开发者将有机会兼职或全职加入终身教育学院。

比赛目标

(一)发掘全校教职工在培训课程开发方面的潜力,推动终身教育学院课程库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建设。

(二)通过设立具有竞争力的奖金和奖励机制,激发教职工参与课程研发的积极性,同时为终身教育学院遴选优秀人才提供支持。

(三)通过系统的课程开发和推广,逐步完善终身教育学院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的课程体系,提升学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比赛主题

“创新引领·课程赋能”北京理工大学(珠海)首届培训课程开发比赛

三、比赛组织

主办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终身教育学院

支持单位: 教务处、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中心)、大湾区创新研究院

四、参赛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全体教职工(含兼职教师)。

五、比赛形式

(一)本次比赛将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划分以下赛道:

赛道1青少年研学类课程(课程作品需注明面向年龄段如:小学、初中、高中等,不限于科学、人文、艺术、传统文化等)

赛道2党史党建与政治政策类课程

赛道3管理与财商类课程

赛道4人文、历史与语言类课程

赛道5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

赛道6工程技术与技能类课程

赛道7兴趣爱好类课程(不限于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类等)

(二)参赛形式: 初赛参赛者以录制的教学视频形式提交课程,参赛课程作品内容包括说课(需说明该课程所需场地、教具、设备等要求)、教学演示环节等。决赛原则上按照参赛选所在赛道重新抽取指定题目,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现场展示(具体要求另行通知)。青少年研学类课程要求讲解和操作相结合,其他赛道不强制要求。

六、参赛要求

(一)视频录制要求:视频应采用常见的视频格式,如MP4、AVI或MOV,分辨率建议为1080p,帧率不低于30fps。每个参赛视频的时长应控制在15至30分钟之间,以充分展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作品推荐使用 mp4 格式,文件大小控制在 1G 以内(注:剪辑过程中压缩比不宜过大,视频一般在 400—700M 为宜);视频应包含课程的概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亮点以及预期的学习成果。对于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应展示关键的操作步骤和互动环节。参赛者请确保视频画面清晰、声音清楚,避免背景噪音干扰。参赛视频上传至百度网盘或腾讯云等云存储平台,并提供可直接下载的链接和提取码。

(二)参赛报名表: 填写完整的报名表,参赛者基本信息包括参赛者个人信息等;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赛道选择、课程简介、课程受众、课程时长、课程创新点等;课程开发说明包括理念、内容概述、软硬件要求等。以PDF格式提交。

(三)参赛课程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每名参赛选手可提交不超过3个课程作品,每个课程作品单独报名,每个参赛课程只能参加一个赛道比赛。

七、评分标准

(一)课程创新性(30%): 课程设计是否有创新点,是否能够满足新的教育需求。

(二)课程实用性(30%): 课程内容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推广价值,是否具有市场稀缺性。

(三)教学方法与互动性(20%):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互动环节是否丰富。

(四)课程完整性(20%): 课程设计是否结构完整,包括教学目标、内容等。

八、奖项设置

各赛道单独评分进入决赛,决赛现场角逐一等奖1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若干名。所有获奖者均颁发获奖证书,给予相应课程建设费。

九、比赛时间安排

启动与宣传: 2025年1月10日

报名截止: 2025年1月26日

初赛: 2025年1月26日-2月7日

现场展示与决赛(暂定): 2025年2月19日

十、参赛流程

报名方式:参赛者需填写报名表,提交课程设计方案及展示材料至终身教育学院指定邮箱:5024803@qq.com。(报名表见附件)报名邮件格式:邮件名“姓名-课程名称-赛道编号”,如“张三-电磁炮原理与制作-(1)”,邮件正文发送视频提取链接,报名表以PDF附件发送。

初赛:终身教育学院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课程方案进行初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进入决赛。

决赛:现场展示课程设计,专家组根据评审标准进行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十一、后续安排

(一)获奖课程纳入终身教育学院课程库,并将通过终身教育学院各中心进行推广和应用,承接市场业务。

(二)获奖课程研发人可兼职加入终身教育学院,参与课程优化和教学实践。

(三)对于业务量较大的课程,研发人优先申请全职加入终身教育学院,并保留原校教师身份。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 终身教育学院 谢老师

电话:13411417128

邮箱:5034803@qq.com

地址: 求是楼QA403

十三、附则

本次比赛所提交课程不允许包含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

本活动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终身教育学院所有。未尽事宜,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十四、附件

(一)报名表

(二)评分标准细则

(三)参考课程库

(四)参赛选手咨询微信群二维码(如二维码不能加入请添加13411417128微信后以好友形式加入)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6号 邮编:519088 邮箱:zhbit@bitzh.edu.cn 版权所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京ICP备10019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