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现决定启动“2025世纪杯创业竞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以下简称校赛),大赛主题为“我敢闯 我会创”。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工作思路,培育“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名: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共同主办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最高赛事。大赛采用各校校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逐级向上选拔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竞逐最高荣誉奖项。
因本届大赛通知尚未正式发布,本次通知中所采用的赛道设置、参赛项目要求、参赛组别和各赛道规则要求等要点皆参考上一届比赛通知制定,请各参赛队伍暂时按照此要求准备参赛项目。正式通知发布后第一时间转发各团队。
我校校赛优秀获奖项目,将获得优先推荐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国赛及其他双创赛事,获得项目辅导、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优先入驻我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创业工场”等服务。现就做好竞赛的各项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段安排
报名:2025年3月31日—4月18日
创梦训练营:2025年4月21日—6月10日(全过程辅导培训)
校级赛事方式及时间安排,将结合省赛国赛时间适时调整通知。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承办单位:创新创业学院、校区团委、校友服务中心
三、比赛亮点
(一)梦想启幕:心怀壮志,开拓新局。
(二)导师领航:精英指导,驱动创新。
(三)创意涌流:资源汇聚,赋能升级。
(四)团队建功:协作奋进,勇争桂冠。
(五)巅峰之战:赛场逐鹿,荣耀加身。
四、项目来源及建议
(一)建议挖掘符合条件的毕业5年内校友创业项目、教师实验室项目、在校学生参与老师的重大科研成果项目;
(二)开展的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红色主题教育等项目;
(三)已获得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或奖励,挑战杯申报或获奖项目,以及入驻各类孵化器、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
五、主要赛事内容安排
校赛包括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我校学生、毕业5年内校友可选择其中一个赛道参赛。高教主赛道的国际赛道和产业赛道无校赛,相关事宜待官方发文后另行通知。
(一)高教主赛道安排
我校校赛设高教主赛道(国际参赛项目具体要求以国赛通知为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参赛项目类型
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人工智能+”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 “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组别
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2.1本科生组
2.1.1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1.2创业组
(1)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安排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参赛项目要求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5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参赛组别和对象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2.1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2创意组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3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六、参赛条件
(一)参赛团队人数一半及以上须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在校本科生,以及毕业未满五年的校友。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必须参加各环节。
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要求每队不少于8人,不多于15人(红旅赛道不少于5人),其中在校生不少于3人,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确认项目归属。往届金、银奖团队负责人不得以负责人身份参赛。
(二)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所提出的产品或服务,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具备可操作性,且参赛者必须对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四)省赛阶段各赛道每个参赛项目的指导教师要求不超过5人。如超过5人的,获奖通知及获奖证书只体现在报名系统中排序前5的指导老师。
七、比赛赛制
校赛采用校初赛、复赛和决赛三级赛制,由学校组委会负责组织,通过国赛省赛专家评审产生晋级校级决赛的项目,决赛采用现场路演比赛的方式进行。
八、赛程安排
(一)赛事宣讲及项目培育(3月-4月)
各相关单位可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大赛宣讲,积极动员师生挖掘和培育项目,撰写项目商业计划书,做好项目报名准备。
(二)报名参赛(3月-4月)
1.网上报名分为2步:
第一步,参赛团队通过创新创业学院质量工程系统网站进行报名,可下载操作手册报名参赛(见附件)流程如下:负责人需先通过问卷星(https://www.wjx.cn/vm/OE60wMb.aspx),向主办方填写提交包括学号在内的相关信息;主办方在后台依据提交信息为各团队设置账号,设置完成后会在咨询群内公布;待账号公布后,仅负责人可登录赛事报名网站,上传所需资料,完成报名。
第二步,待教育部官网开放并通知后,还需上传商业计划书到“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
请各学院负责大赛组织工作的老师在省赛通知下发并开放教育部官网报名渠道后,务必通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大赛报名系统上申报,否则视为放弃本届参赛资格。
2.参赛者需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交组委会)各一份:
报名阶段提交报名表、团队全体成员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证(或毕业证)复印件,如已成功注册公司的需同时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创梦训练营讲座及项目辅导研讨(4月-6月)
创梦训练营阶段系列讲座培训后,参赛团队需提交完整商业计划书PPT版和WORD版,大赛组委会将组织校内外评审专家对报名项目进行预排名评审,拔尖卓越项目将给予奖励,请专家一对一辅导研讨。
(四)校级赛事(5-6月)
校级赛事方式及时间安排,将结合省赛国赛时间适时调整通知。
(五)省赛项目辅导及组织参赛(6-8月)
推荐省赛名单确定后,创新创业学院将邀请相关国赛省赛专家对项目进行打磨和优化,晋级省赛项目所在学院需安排指导老师协助项目做好参加省赛打磨及备赛工作。
(六)国赛项目辅导及组织参赛(8-10月)
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对晋级国赛项目进行辅导和培训,并按照国赛要求积极准备参赛。
具体时间和进度将根据国赛通知做相应调整。
九、奖项设置
校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等奖项并颁发证书,优秀项目推荐参加省赛、国赛,设置优秀组织奖三个。
(一)主赛道设金奖一项,银奖两项,铜奖三项,优胜奖六项:
金奖:荣誉证书+5000元奖金;
银奖:荣誉证书+2000元奖金;
铜奖:荣誉证书+1000元奖金;
优胜奖:荣誉证书+300元奖金;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金奖一项,银奖一项,铜奖一项,优胜奖两项:
金奖:荣誉证书+奖杯+5000元奖金;
银奖:荣誉证书+奖杯+2000元奖金;
铜奖:荣誉证书+奖杯+1000元奖金;
优胜奖:荣誉证书+300元奖金。
(三)大赛设最佳组织单位三项:
最佳组织单位奖
十、赛事交流
如有意参赛或咨询,可加入2025“世纪杯创业竞赛”QQ交流群:765559557。
十一、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址:创新创业学院(图书馆7楼710室);
电话:3835023;
联系人:那老师、罗老师、窦老师。
十二、附件下载
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往届材料仅供参考);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评审规则(往届材料仅供参考);
3.参赛者报名表;
4.商业计划书PPT版逻辑模板(仅供参考);
5.商业计划书Word版模板(仅供参考);
6.创新创业学院质量工程系统网站报名操作手册(于2025“世纪杯创业竞赛”QQ交流群765559557发放);
7.往届国赛总决赛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3311840476318/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冠军争夺赛。
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往届材料仅供参考);.pdf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评审规则(往届材料仅供参考);.docx
3.参赛者报名表.xls
4.商业计划书PPT版逻辑模板(仅供参考).pptx
5.商业计划书Word版模板(仅供参考).docx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