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良乡校区南操场举行,中关村校区、珠海校区新生在线上同步观礼。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姜澜院士等全体在校校领导、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徐继彬出席开学典礼,相关部门、各书院、学院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全国优质生源基地中学校长代表们参加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杨帆主持。
特立书院2024级本科生刘浥尘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圆梦北理工的激动和自豪,表达了2024级新生将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博士生王振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科研路上坚守的初心、决心和恒心,寄语新同学秉持“报国担当、知微见著、交叉协同、卓越创新”的精神,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绽放光芒。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陶然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勉励同学们要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坚持对科学真理的不断求索,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牢记使命、追求卓越,享受青春,拥抱未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徐继彬作为优质生源基地代表发言。他表示北理工是创新报国、充满机遇的地方,希望学子们以梦为马、勇往直前,挺膺担当、追求卓越,走出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之路。
主席台领导和嘉宾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参加典礼的新生共同为自己佩戴校徽。从此,有着“北理工”标识的新一代北理工人,将赓续红色基因,屹立时代潮头,以锐意进取描绘人生新篇,以潜心奋斗书写青春理想。
退休老教师、在校生和新生代表带来诗朗诵《梦回延安》。回望延安峥嵘岁月,感恩前辈躬身耕耘,开启北理工人矢志强国新篇章。应用AI大模型及数字人相关技术生成的数字导师徐特立老先生嘱托新同学,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尽此心血,创造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业!”,为新时代北理工人指明前行方向。
姜澜以《“立德、立志、立行” 书写绚丽青春的北理工新篇章》为题寄语广大新同学。一是立德定人生根基。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是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的基础,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希望你们在北理工的日子里,不断增进爱心,汇日常点滴之小善,成就璀璨之大善,塑造品格,奠定幸福根基。二是立志定人生航标。一代代北理工人矢志国之重器、扎根日常科研,将个人的点滴日常努力融入浩瀚历史长河中。希望你们向北理工前辈学习,矢志国之重器、扎根日常科研,树立人生之大志,不断突破阶段之目标。三是立行定人生动力。习惯驱动下的循环往复让我们的思维愈加敏锐、品格愈加高尚,如涓涓细流,汇入成长成熟成才之大河。希望你们秉持长期之坚持,培育良好之习惯,重塑性格,筑牢成长基石。
姜澜勉励广大学生要心怀“国之大者”,静心修于德、潜心志于学、恒心成于行,“立德、立志、立行”书写青春无悔的北理工新篇章!成长为“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生们拉起巨幅国旗,从全体新生上空接续而过,这是家国情怀的传递,更是时代使命的延续。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北理工人将个人理想融入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以火热青春为祖国献礼,以昂扬姿态勇担强国之责。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全体师生齐唱《歌唱祖国》的激昂歌声中,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圆满结束。
“立德、立志、立行” 书写绚丽青春的北理工新篇章
——校长姜澜院士在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校首次连线良乡、中关村、珠海三个校区隆重举行开学典礼。3947名本科生、8125名研究生、944名留学生正式成为“北理工人”,这光荣的身份将与同学们相伴一生。我代表学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和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福!我想与新生同学们交流三点建议。
一、立德定人生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加强品德教育,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大德。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是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的基础,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为什么品德教育如此重要?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最昂贵的心理和社会学实验——哈佛大学格兰特研究,提供了科研的证据。该研究历时75年,追踪了268名哈佛本科生和456名贫困青少年的人生经历,揭示了爱心是幸福最关键的因素,而不是财富、名气、地位或权势。
积极心理学大量研究反复证明,付出爱心能显著提升幸福感。这些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不谋而合,如汉代《新书》所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又如管仲所说“善人者,人亦善之。”
爱因斯坦说,“学校始终不渝的目标应该是: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哈佛大学的“全人教育”、普林斯顿大学的“服务国家,服务世界”、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和我校的“德以明理”都体现了这样的理念与追求。
爱心包含着善良与仁慈、感恩与宁静;意味着宽容与理解、诚信与勇气;体现着责任与担当、无私与奉献。希望你们在北理工的日子里,不断增进爱心,请每天想一件感恩的事;请每周和父母通话;请每月关心帮助同学;请每学期参与公益活动。
我深信汇日常点滴之小善,成就璀璨之大善,可以塑造你的品格,奠定你幸福的根基!
二、立志定人生航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并引用王阳明的话“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哈佛一项著名调查发现,年轻时无目标者占27%,25年后总体贫困;年轻时目标模糊者占60%,25年后总体平庸;年轻时有短期目标者占10%,25年后总体平顺;年轻时有长期目标者占3%,25年后总体卓越。神经科学发现,大脑可塑性很强,立志可以改变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长期追求志向的人前额叶皮质更活跃,神经元连接更紧密。此外,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给你成就感。因此,立志是成功的起点,阶段小目标是成功的路径。脚踏实地的有志者将拥有更睿智的决策、更静心的专注、更稳定的情绪、更愉悦的心情。
一代代北理工人矢志国之重器、扎根日常科研,将个人的点滴日常努力融入浩瀚历史长河中,例如,我校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中国枪王”朵英贤、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等等。
我深信树立人生之大志,不断突破阶段之目标,可以升华你的境界,稳固你璀璨的灯塔!
三、立行定人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荀子》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诺奖得主、神经科学家坎德尔研究发现,良好习惯能够增强神经可塑性,让大脑越来越聪明。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经过大约66天的坚持可以重塑大脑神经回路,从而养成一种新习惯。大学四年,在校时间约720天,如果你能养成4个好习惯,可以极大地改变人生,例如,坚持阅读的习惯、定期锻炼的习惯、常常感恩的习惯、主动沟通的习惯等等。如果每天有1%的微小进展,经过720天的持续提升,将增长1292倍。习惯驱动下的循环往复让我们的思维愈加敏锐、品格愈加高尚,如涓涓细流,汇入成长成熟成才之大河。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养成良好习惯,一定要克服拖延症。根据《Nature》杂志发表的赫曼法则,科研产出与研究投入有效时间的1000次方成正比,而与数据分析拖延时间的1000次方成反比。
我深信秉持长期之坚持,培育良好之习惯,可以重塑你的性格,筑牢你成长的基石!
同学们,希望你们心怀“国之大者”,静心修于德、潜心志于学、恒心成于行,“立德、立志、立行”书写青春无悔的北理工新篇章!成长为“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