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第二届国际法创新和涉外法治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举行

时间:2024-11-24

文:简安琪 赵蔚嘉

图:

来源:

编辑:孔令煜

审核:

11月23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法创新和涉外法治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召开。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及律师事务所的百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和300余名师生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国际法创新与发展以及涉外法治建设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党委副书记李晋平主持会议,副校长黄彪宣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万鄂湘副委员长的贺信。万鄂湘在贺信中表示希望本次论坛为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及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开启新篇章,在国际法与全球秩序变革的浪潮中发挥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秦志辉致欢迎辞,并表示北京理工大学将始终坚守“红色育人、强国重器”的使命担当,高度重视国际法建设以及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工作,今后校区将为法学学科的发展持续发力,致力于为广东省培养高水平的涉外法治人才。

特邀嘉宾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Marcelo VAZQUEZ-BERMUDEZ致词表示国际法创新是国际法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通过创新得以不断自我完善,从而更有效地协调各国利益,化解国际矛盾与争端,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共进。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黄进指出,本次论坛将国际法创新与涉外领域紧密结合,开辟了一片崭新的交流研讨天地,为更好地推动涉外法治建设与国际法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邓远强表示,广东省法学会将持续支持北理工大学(珠海)法学的发展,为广东省的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由国际法创新论坛和涉外法治论坛两个分论坛组成。在国际法创新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法的理论建构、规则嵌造和应用博弈”,聚焦国际法理论的守正与创新,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国际实践与应用等前沿问题,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促成国际交流合作,从而实现国际法治进步并努力推进全球治理新发展。在涉外法治论坛中,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课程优化与协同培养“,聚焦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与实践导向,分享培养模式经验,探索创新新路径。

本次论坛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有益的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法创新以及涉外法治建设,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有益贡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国际法理论与方法创新,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6号 邮编:519088 邮箱:zhbit@bitzh.edu.cn 版权所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京ICP备10019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