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13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CICC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第三届海洋发展与指挥控制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举行。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费爱国院士、邱志明院士、罗毅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党委书记兼校长邹美帅,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刘玉超,珠海市科创局局长黄南荫出席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青工委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董希旺主持。
本次论坛以“海洋发展与指挥控制”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及海洋领域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洋科技与指挥控制技术的融合发展路径。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院士代表学会作线上致辞,向承办会议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等单位表达诚挚谢意。他表示,青年科技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生力军,在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中肩负着开拓智能控制新边疆的历史使命。寄望青年科学家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以科技创新赋能海洋装备智能化发展,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黄南荫代表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北京理工大学与珠海市有着深厚友谊,珠海校区始终与珠海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珠海打造“天空之城"和海洋强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将全力支持高端学术论坛扎根珠海、链接全球,让青年智慧激荡湾区浪潮,让前沿成果赋能海洋强国。

邹美帅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及珠海校区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及发展方向。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在智能感知、海洋信息、空天海协同领域成绩显著,新增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二十余个国家级科创平台。珠海校区创新示范实体化建设了海洋科技、空天信息、能源交通等学域,将在指挥控制、海洋安全和智能装备等领域引聚高端学者、培育一流人才、强化创新策源。他表示,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平台,以学术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共同探索海洋发展与指挥控制的新路径,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与北理工(珠海)共建教育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刘玉超与邹美帅共同为基地揭牌。双方将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指挥与控制领域专业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众多专家学者在主论坛上作报告

▲与会嘉宾及青年学者在分论坛上作研讨
本次论坛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海洋智能科技前沿领域,围绕大模型智能、信息控制、雷达与通信、海洋数智化等领域开展交流研讨。主论坛上,李国杰、罗毅等院士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海洋发展与指挥控制的主题依次作报告,深入探讨智能算法赋能海洋装备、海洋环境动态建模等关键科学问题。五个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及青年学者围绕智能感知、无人集群控制、智能指挥决策、海洋数智化等领域多学科交叉研讨。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高校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前沿对接、跨领域合作、成果转化及政策支持的立体化平台。珠海校区将持续推进与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的战略合作,聚焦海洋科技、医工融合等前沿领域,协同打造高能级智库平台和教育培训体系,促进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通过不断汇聚创新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加快塑造湾区特色鲜明、引领未来发展的高能级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