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科是学校近年来重点建设的理工融合为特色的一流学科,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2019年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7%,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仅10个,工信部高校唯一),2022年在QS“物理与天文”学科中位居国内高校并列第10名,2023年获批量子信息本科专业,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能够培养量子技术人才的基地之一。拥有院士、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团队以量子材料的理论与设计、计算方法与软件开发、调控与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对开发量子技术中的物质科学的重大关键问题进行攻关。团队在珠海校区拟设立量子材料理论与设计、量子材料计算方法与软件开发、量子材料调控与应用等研究方向,专注研究和推动未来量子技术和物质科学发展。
二、团队责任教授

姚裕贵,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从事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的设计与调控研究,共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包括Nature(2篇)及Nature子刊(21篇)、Phys. Rev. Lett./X(39篇)、Phys. Rev. B/A/E/M/R(>100篇),10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500次(含5篇纯理论论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教育部和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人才、北京市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2018年-2023年连续六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23年牵头获批基金委创新群体研究项目。
三、招聘方向
团队聚焦前沿量子技术和基本物质科学以及前沿交叉科研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量子材料理论与设计、量子材料计算方法与软件开发、量子材料调控与应用等领域。
(一)量子材料理论与设计方向
运用基础理论建立物理模型并使用计算机模拟计算,设计新型量子功能材料,包括拓扑量子材料、二维量子材料、量子磁性材料、超导材料和平带材料等;近期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搜寻性能优异的磁性拓扑材料(包括磁性拓扑半金属、轴子绝缘体以及陈拓扑绝缘体等)和二维量子材料,并研究真实材料的奇异物态;基于演生粒子在三维晶体中的完全分类,建立三维及低维体系中(包括磁性材料)完整的演生粒子百科词典和拓扑半金属材料数据库。在物性方面,主要关注非线性霍尔效应、光电效应、等离激元效应、磁输运特性、磁光效应、自旋输运等新奇物性。
(二)量子材料计算方法与软件开发方向
发展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开发相应的高性能并行计算软件包,包括贝利相位相关物理、拓扑物性、电声耦合作用、多体电子关联和元激发、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物理效应和过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研究各种调控手段对量子材料的电子输运、光电、磁性、磁电、磁光、超导等物性的定量影响,为构筑新型量子材料和器件提供科学基础。开发完善基于DFT计算反常/自旋霍尔电导率、反常/自旋能斯特电导率、磁光效应、磁电耦合、自旋纹理、拓扑不变量 Z2、陈数和拓扑表面态、电声耦合、电子输运、电子动力学模拟等一系列材料物性相关的计算软件包;开发完善基于磁群的共表示的相关程序,包括SpaceGroupIrep、MagneticTB、MagneticKP等。
(三)量子材料调控与应用方向
研究新奇的自旋、能谷、电荷等输运和光电响应性质;结合TDDFT研究不同物性在外场(光场、电场、磁场等)作用下的非平衡动力学响应及其微观机制;结合理论预测,探索相应量子态的调控,深入理解其量子特性的物理根源和调控机制,为开发新型量子功能器件奠定基础。利用时间、空间分辨的光学手段对能谷极化和空间输运过程进行探测。探索全新的能谷拓扑态材料体系,同时探索光学方法结合外场调控产生能谷拓扑态的可行方案,为开发新型量子光电器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研究在高压极端条件下调控新型量子功能材料和器件。在极端条件下全面探究材料在多场(压力、电场和磁场等)调控下的结构、物性变化规律,探索拓扑量子器件的材料基础。研究结构应变对电子和自旋结构影响的物理机制,以发展高效率、低能耗量子功能原型器件。
四、招聘岗位
(一)预-长-专聘系列
预聘助理教授、预聘副教授等;
各类国家级人才一人一议,学校和团队将提供一对一全方位强力服务和支撑。
(二)博士后人员
特立博士后、团队岗博士后、科研岗博士后。
进入校本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职在珠海校区工作。
五、福利待遇
(一)优厚的薪酬待遇
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按“高于北京、优于当地、动态调整”的标准制定各类人才岗位薪资待遇。
2.“预长专”体系人员薪资待遇包括年薪、安居补贴、科研启动费、年终绩效及单位五险一金等。
3. 若入选相关人才支持计划,同时仍按照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相应岗位年薪进行叠加资助并给予一定奖金奖励。
(二)有力的科研支撑
1. 支持申请各类人才项目、基金资助,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
2. 全方位帮扶人才,健全“新兴学科孵化器+高端人才蓄水池+原始创新助推器”,强化全周期人才成长支持机制。
3. 提供充足办公、实验场地,配备科研助理。
4. 提供博士生、硕士生等专项指标。
(三)完善的福利保障
1. 享受专家公寓或住房补贴等住房保障。
2. 享受“中小幼优质学位+家属就业+专家体检+学术休假”的一揽子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四)广阔的发展前景
珠海校区2024年开启“双一流”全日制本硕博招生,提速换挡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朝着一流大学校区建设目标奋勇前进。崭新蓝图、全新机遇,为各类人才圆梦湾区提供广阔平台。
六、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3926965757(游老师)
有意向申请者以“2024年量子材料国际研究中心岗位应聘+姓名”为邮件主题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团队邮箱:ygyao@bit.edu.cn 或 you_yong@bitzh.edu.cn,并抄送校区人才办邮箱:rcb@bitzh.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