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于1952年,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等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020年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材料学院近五年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2亿元,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要奖励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0多项。学院建有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拥有院士、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效催化与能源转化创新团队在国家级领军人才邹美帅教授和责任教授曹传宝带领下,专注于能量转化与储存中存在的科学及工程问题,开展基础及应用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催化材料以及能量存储材料。
团队在单原子催化、太阳能转化、能源存储材料和器件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能量吸收等方面开展了特色研究,部分产品如聚氨酯吸能材料实现了产业化并成为国内龙头产品。近年团队共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100多项,制订地方及团体标准10余项,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团队在珠海校区拟设立高效催化、太阳能转化、能源存储材料与器件以及高分子吸能材料研究方向,专注研究和推动未来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二、团队责任教授

曹传宝,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新世纪人才,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世纪人才基金以及博士点基金项目等。主要从事低维信息功能材料及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工作,包括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器件、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新型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应用、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人工小口径血管材料等的研究。在材料领域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引数15400余次,H因子65,是JACS、JPC、Biomaterials等十余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获授权专利40多项,专著1部,教材3本,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招聘方向
团队聚焦高效催化与能源转化相关新材料开展科学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新型能源相关催化材料、太阳能转化相关先进材料、先进电池关键材料以及新型高分子能源材料研究。
(一)高效催化材料创新研发
包括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及工业应用,如应用于产氢及二氧化碳电还原以及应用于替换传统工业的新型催化剂研发。
(二)太阳能转换新型材料研究
应用产氢及二氧化碳还原的太阳能转换催化材料等研究。
(三)新型电池电极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包括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固体电解质材料、新型隔膜材料的研究。
(四)高分子相关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
在吸能、抗震减噪以及能量转换方面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及研发。
四、招聘岗位
(一)预-长-专聘系列
预聘助理教授、预聘副教授等;
各类国家级人才一人一议,学校和团队将提供一对一全方位强力服务和支撑。
(二)博士后人员
特立博士后、团队岗博士后、科研岗博士后。
进入校本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职在珠海校区工作。
五、福利待遇
(一)优厚的薪酬待遇
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按“高于北京、优于当地、动态调整”的标准制定各类人才岗位薪资待遇。
2.“预长专”体系人员薪资待遇包括年薪、安居补贴、科研启动费、年终绩效及单位五险一金等。
3. 若入选相关人才支持计划,同时仍按照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相应岗位年薪进行叠加资助并给予一定奖金奖励。
(二)有力的科研支撑
1. 支持申请各类人才项目、基金资助,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
2. 全方位帮扶人才,健全“新兴学科孵化器+高端人才蓄水池+原始创新助推器”,强化全周期人才成长支持机制。
3. 提供充足办公、实验场地,配备科研助理。
4. 提供博士生、硕士生等专项指标。
(三)完善的福利保障
1. 享受专家公寓或住房补贴等住房保障。
2. 享受“中小幼优质学位+家属就业+专家体检+学术休假”的一揽子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四)广阔的发展前景
珠海校区2024年开启“双一流”全日制本硕博招生,提速换挡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朝着一流大学校区建设目标奋勇前进。崭新蓝图、全新机遇,为各类人才圆梦湾区提供广阔平台。
六、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3621050031(曹老师)
有意向申请者以“2024年高效催化与能源转化创新团队岗位应聘+姓名”为邮件主题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团队邮箱:cbcao@bit.edu.cn,并抄送校区人才办邮箱:rcb@bitzh.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