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教育变革机遇,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育人能力和水平,6月12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研究生院特邀请校本部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学位与学部办公室主任王晓庸作专题报告。报告以《AI时代北理工导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珠海校区70余名研究生导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珠海校区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茹主持。

王晓庸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三个核心议题:AI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方案以及智慧技术驱动下的导师队伍建设实践探索。他指出,AI时代研究生教育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北京理工大学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乘数效应,推动从“倍数加乘”到“指数裂变”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型发展。报告从“智衍”“智穹”和“智培”提出落实“三智”方案,践行新型教学关系。针对导师队伍建设,提出AI时代背景下导师须具备信息素养、科技伦理意识、创新思维、技术适应能力及人机协同能力等核心素养。通过VR沉浸式思政教学、红色育人基地共建等信念铸魂举措,推进本研贯通培养与校企联合育人;同时依托学校AI领域国家级平台优势,打造“智能+教育”实践场景。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导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研究生指导中的应用展开了积极讨论。王晓庸从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导师管理体系创新、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多个维度,与现场导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专业指导。
珠海校区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未来将重点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导学关系构建,深化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具有珠海校区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示范体系,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